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教体系统关工委积极探索实践,实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为习水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整合多方资源,夯实协同育人基础
习水县教体系统关工委发挥主导引领作用,联合关工委、团委、少先队、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打造协同育人“教联体”,做到教育资源整合,汇聚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教育合力。
二、明确主体职责,打造协同育人架构
“教联体”分工明确。学校是育人工作的主导者,负责精心策划教育教学活动。家长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在家庭环境中实施有效教育。社会各界全面助力育人,社区积极投身学生教育工作。
三、强化载体建设,提高协同育人效能
1. 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学校建设。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设立家长委员会,建立142所家长学校,习水县第十小学等10所示范家长学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家长学校100余期培训与讲座,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素养和育儿理念。
2. 特色活动丰富多彩。习水县第三小学的全校家长会规模盛大,丰富的会议内容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习水县第十一小学的座谈会独具特色,各界人士和家长代表参与校长问政,构建起有效的沟通平台;习水县第十小学联合各方力量为学校发展集思广益,拓宽了育人资源。
习水县教体系统关工委将持续深化“教联体”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协同载体和举措,提升协同育人的成效。
责任编辑:唐子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