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讲了40年的“行走的思政课”,魅力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2日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 作者:张琳 李琳 张少波
摘要:一个教学团队的备课“里程表”■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耀广 张少波这几天,刚结束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任务,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马小红立即收拾行囊,准备

一个教学团队的备课“里程表”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耀广  张少波

这几天,刚结束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任务,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马小红立即收拾行囊,准备奔赴另一个课堂。

这个课堂,不在校园的教学楼里,而是远在100多公里外。

中原突围纪念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这次,马小红和同事们要到这些场馆备课,深挖蕴含其中的红色精神,为政治理论课开辟“第二课堂”。

“红色精神融合实践教学是我们教研室持续打造的品牌,已经开展40余年。”马小红还清楚记得,15年前,自己的第一堂现地教学课是在陕西延安的“四·八”烈士陵园讲的,当时被评为全军优质课观摩比赛一等奖。

这堂课,马小红直到现在还在讲。“红色资源本身就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活教材’。”马小红坦言,这些年来,她到“四·八”烈士陵园已经不下百次,教案也更新了几十个版本。

“现地备课,是教研室一直以来开展实践教学的‘规定动作’。”每次开课前,教员们都会来到现地,反复挖掘红色场馆的历史纵深和时代特质。从城市到农村,从省内到省外,行程数千公里,这几乎是这个教研室每名教员年底都要交出的备课“里程表”。

尽管教员队伍一代代更迭,培训任务和对象也几经变化,但这种育人模式被很好地坚持下来。该院先后组织140多批、7万余名官兵参加现地教学活动。依托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已经积淀成为该院一个重要办学传统和育人特色。

“一拨刚回来,另一拨又出发”,师生们走出校门、走进现地,用脚步完成一场场与红色场馆的“深度对话”。

带你走进“行走的思政课”

■解放军报记者  张  琳  李  琳  特约记者  张少波

16280547_2d03fa5eab3f06e9a6e882ec1bcfea66.jpg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学员在“上甘岭特功八连”荣誉室参观见学。谭瑞凤摄

现地教学实现了从“被告诉是怎样的”到“自己看到是怎样的”升华

一堂课为什么讲了40年,其魅力又在哪里?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深入采访。

对于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教员杜柯柯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23年前,杜柯柯还是一名刚入学的军校学员,来到“四·八”烈士陵园参加现地教学。直到今天,她还清楚记得那种现场感:站在纪念塔前,聆听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塔架上“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几个大字深深地印在心坎上。

——如今,作为思政课教员,杜柯柯的第一堂现地教学课也是从这里开始。每次讲到动情处,她都会有意识地观察学员们的反应……

与课堂教学的灌输说教相比,杜柯柯认为,现地教学带来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是年轻学员格外需要的。

“从‘被告诉是怎样的’到‘自己看到是怎样的’,这是现地教学的特点。”教研室主任方华说,现地教学中,一个场景、一个人物,甚至一个物件都可能引发学员的情感共鸣。

去年,硕士研究生学员张志强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加现地教学时,在展柜里发现了一本化学教材。

“前进的政党必然把握着前进的科学。”张志强没想到,在当时艰苦落后的条件下,共产党人仍孜孜不倦地追求科技进步。那一刻,他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碰撞,脑海里浮现出一批批先进青年冲破阻碍来到延安,投身革命、矢志报国的场景。

“不来现地看看,很难想象出,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样的陋室内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浴血奋战。”在中央军委枣园作战室旧址,陆军某部参谋、学员刘刚走进破旧的房屋,望着墙上的作战地图沉思良久。

在副教授雷德胜看来,要想武装头脑、塑造思想,不能只靠理论观点本身,还需要有具体的场景和元素。

“我们有人追剧追得欲罢不能,有人看电影看得泪流满面,这就是情境的力量、故事的力量。”讲师刘文娟用简单的例子告诉记者,现地教学就是让学员在边走边看边听中进行沉浸式、情景式体验。

在南泥湾体验开垦劳作,在“为人民服务”广场朗诵原文……沉浸式的教学设计,给了学员们前所未有的体验。多少年来,许多毕业学员谈起在学院的学习经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参加现地教学。

开展现地教学,不是去某个地方看个新鲜,而是要给学员以启发和思考

感受氛围并不是思政课的最终目标。火热氛围是能激发活力的,怎么激发活力?就是要挖掘背后的冷思考。

“开展现地教学,不是去某个地方看个新鲜,而是要给学员以启发和思考。”在副教授张进存看来,把学员带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只是第一步,怎样将“大”课堂中的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现地教学任务中教员们必须思考清楚的问题。

在部队工作过的教员李三国,以前参加过一些参观见学活动。刚到教研室工作时,李三国认为与课堂教学相比,现地教学有实物实景作为依托,又有讲解员辅助,是个“轻松活儿”。

几个月后,李三国受领新入校研究生学员的梁家河现地教学任务。当他真正参与其中才发现,“这事儿没有那么简单”。

“现地教学授课背后是一个大工程。”李三国回忆自己的备课经历——教研室领导和专家教授全程参与,教案修改了不下10次,提前3天来到现地,在现地试讲了4次……前后历时两个月时间,才有了课堂的现地呈现。

授课结束,一位研究生学员说:“长期在书本上读到的理论,如今亲眼看到了其在现实中的成果验证,对我们来说,是具有震撼力的教学体验。”

学员的反馈,让李三国开始思考这堂“行走的思政课”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让学员走出教室,更需要为他们架起一座连通理论课堂和火热现实的桥梁。

“现地教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参观见学,说到底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讲师陈田军说,为了打造“入脑、入心”的现地思政课,教研室探索总结出“导、学、讲、悟”教学模式。

对于学员罗星华来说,这次现地教学是一次“回家”。他的家乡,距离现地教学的地方只有十几公里。踏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眼前的景象他很熟悉,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这里。

但是这一次,罗星华有了不同的感受——带着教员课前提出的“鄂豫皖苏区为什么28年红旗不倒”这个问题,他从纪念碑广场来到革命历史纪念馆,从红军墓园到革命旧址……透过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罗星华探究其中,慢慢有了自己的认识。

“不再以传统的教员讲授为主,学员们带着问题在真实历史脉络中寻找答案,这个过程让思政课堂‘活’起来,也让学员的思考‘活’起来了。”这是教员们对现地教学课堂的理解。

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学组都会安排集中讨论,学员们带着现地的感悟和思考,提出的一个个观点让教员们赞叹不已……多年的现地教学,如源头活水开启一茬茬学员思想寻根的闸门。

打造体系链条,让红色资源、红色课程、红色教学团队形成闭环、一体推动

谈到现地教学课这些年来的变化,副教授刘国伟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是“体系”:由原先的零敲碎打到现在形成课程体系。

“由于课时有限,以往学员到现地看得多、想得少,容易成为‘打卡式’教学。”刘国伟说,现在他们采取“零存整取”方式,把多门政治理论课程实践学时整合运用,精心设置教学主题、科学规划教学线路,形成更为科学配套的红色文化育人平台。

为了让现地思政课“有知”又“有味”,该教研室成立多个课题组,从教学资源选择、史料收集整理到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

针对学员类型多元的现实,教员们一致感到,新时代政治理论课必须融合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做到既有整体性优化,又有分众化要求,形成目标明晰、主题鲜明、衔接有序的现地教学体系。

“同样的主题甚至同样的场景,针对不同类型学员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副教授闫红鑫向记者介绍——

比如在党的七大旧址,同样是讲“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军士学员着重讲“两个确立”形成的重大事件,播种感性认识;对本科学员着重梳理“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加入理性思辨;对研究生学员着重讲清“两个确立”是新的伟大实践的必然选择,厚植使命担当……

“这是一条完整的链条,同样的教学内容能达到螺旋式递进的效果。”近日,由教授易重华牵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脉络、鲜明特质和赓续传承研究》课题,通过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这标志该院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实践教学模式将进一步固化下来并加以完善。

“打造体系链条,让红色资源、红色课程、红色教学团队环环相扣。”该院领导表示,他们下一步将把“行走的思政课”升级为综合性育人平台,使红色精神在铸魂育人中彰显出更加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

“大思政课”要在“大格局、大思路”上做文章

空中,无人机盘旋;地面,电子模拟雷炸声隆隆;网络空间,手持终端时时显示兵力布势……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场景竟都出自政治理论课堂。不少学员感慨:“一堂思政课上出了硝烟味儿。”

这是该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的新发力点。为此,他们邀请军事教员集体备课、全程跟训、现场评判,将教学案例和经典战例有机融合,并在战斗行动中穿插组织战斗动员、心理战攻防、召开战时支委会等战时政治工作环节,让学员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锤炼摔打,实现课堂与战场的有效对接。

在蟠龙战役遗址,政治理论教员先为学员们讲述:蟠龙战役中,西北野战军利用战争间歇“开10分钟连排干部会、班战士会,讨论如何夺取主要阵地”,是我军发扬军事民主克敌制胜的典范,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军推广。

随后,军事教员组织学员进行山地进攻对抗训练,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教员引导学员召开“诸葛亮会”,寻找“金点子”,最终确定穿插分割、迂回包围的战法,成功夺占高地。

在现地教学现场,教授左吕敏支起苏家埠战役经过要图,展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战役实践和指挥艺术”战例教学。左教授讲完,一场战例分析研讨随之火热进行。学员们在教员引导下,围绕作战方针政策、指挥员能力素质等进行研讨交流,探寻制胜机理。“在战争旧址现地教学,在战场反思战争,可以让学员的感受更加深刻。”左教授说。

“‘大思政课’要在‘大格局、大思路’上做文章。”该院领导介绍,他们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材教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同频共振,铸魂育人质效明显提升。

《联合作战信息通信保障》课程教学中,安排政治理论教员“驻点”协作,力求加入的每一条思政元素都恰如其分、如盐入水,该课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院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遴选50余门专业课进行试点建设,进一步打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链条,构建“全周期理论武装、全过程教育引导、全方位实践养成”的育人新格局。

善用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

■张  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活化石”,既有精神形态又有物质形态,是上好“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融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媒介。

善用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不是简单地把课堂搬到现地,而是要以红色文化育人为着力点,从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提炼“教育点”,从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提炼“实践点”,努力实现资源转化与内容结合的统一。一方面是因为“有用的资源”不等于“有效的教学资源”,所以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价值和理论内涵,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教学主阵地,找准红色资源与思政课程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于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和铸魂价值。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本质是讲道理。要突出以事释理、学史明理,通过具象化的教学主题、艺术化的教学方法、故事化的教学叙事,使感同身受的学习体验成为学懂弄通的理论武装过程,引导学员实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知识与价值的统一。要树立系统思维,通过有机融入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时空壁垒,不断推进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建设,实现不同类型培训学员的无缝衔接和螺旋上升,构建起全面覆盖、主题鲜明、相互支撑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我们要用好用活“大思政课”。与红色资源融合起来,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这对政治理论教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期待。要通过集中培训、实地研学等方式,加强政治理论教员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解、领悟和掌握,善用红色资源讲深历史大课、讲透理论大课、讲活情怀大课。要引导广大教员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原真性、鲜活性特征,将抽象的精神谱系具象化、形象化,让广大学员在精神谱系的滋养下成长成才。

《 解放军报 》( 2024年1月16日 05 版 )

1390e30c58991afa40a31173c69b8a04.jpg

责任编辑:蔡星雨

返回顶部